KANGLI
JIOUYI
TESHE
ZHUANGJIA
CHANPING
WANGYI
KANGFU
JIBING
ERBING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中耳萎陷症
发布时间: 2004-5-18 18:13:14 被阅览数: 273 次

 

【简单介绍】

 慢性咽鼓管机能障碍、长期中耳负压作用于鼓膜的结果,特点是鼓膜萎缩、内陷。

【临床表现】

 自觉症状轻重不一,可以完全没有症状,也可以表现为听力减退。检查时可见鼓膜内陷、萎缩。由于慢性鼓室负压的缘故,中耳内常有稀薄的金黄色浆液性得出液。

鼓室负压还可以导致鼓膜内陷袋形成,内陷袋可见于鼓膜各处,但以紧张部后上方最易受累。疾病早期,仅砧骨长脚表面的鼓膜轻度内陷,严重时整个鼓膜内陷,直接贴复在砧骨或授骨上。

 【治疗原则】

 设法恢复中耳再充气是治疗的主要目的。对于早期病人,可以反复作咽鼓管吹张,避免以鼻吸气。绝大多数鼓膜内陷袋在消除鼓室负压后可以自行复位,仅在鼓膜上遗留菲薄萎缩的搬痕。对于严重病例,可以经鼓膜置人压力平衡管(中耳通气管),使中耳漏出液经咽鼓管引流,使内陷的鼓膜恢复正常位置。中耳通气管的效果虽好,但难以持久,最终总要脱出,因此,这种治疗方法仅在短期内有效。若有继发感染,中耳萎陷症最终将发展成粘连性中耳炎。


相关文章:
  • 为什么麻疹患儿还会耳朵疼?
  • 耳气压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