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GLI
JIOUYI
ERMERL
TESHE
ZHUANGJIA
CHANPING
WANGYI
KANGFU
KEPU
ERBING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爱耳日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 2007-11-7 14:58:43 被阅览数: 981 次
爱耳日的由来

   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的万选蓉等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
   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教育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2001年是我国第二个爱耳日,当年的主题是减少耳聋发生 实施早期干预。
   2002年是我国第三个爱耳日,当年的主题是听力助残――救助贫困聋儿。
   2003年是我国第四个爱耳日,卫生部、中国残联下发了《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要求"在全社会普及预防和残疾的科学知识,加强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婴儿保健和早期干预等综合性防治措施,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因此今年的主题是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听力缺陷。

我国耳病流行概况

   常见的耳病有耳鸣、中耳炎和耳聋等,其中耳聋(听力障碍)严重困扰患尤其是青少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2003年爱耳日的主题就是减少出生听力缺陷。
   从国务院组织的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可以看到,0~14岁听力言语残疾儿童致残的原因和所占的比例是:原因不详的占27.79%,中耳炎占17.47%,高烧疾病12.97%,药物中毒11.92%;家庭遗传9.08%,发育畸形6.95%,妊娠期疾病2.8%;地方病、产钳外伤、嗓音等均不到1%。前四项占70%以上。近30%的家长说不清孩子致听力残疾的原因,也就是说家长对于孕期或婴儿期致聋原因不了解,对于可能使胎儿或婴儿致聋的因素不能排除。这需要社会多宣传爱耳防残的科学常识,家长应多学习这些知识并采取保护胎儿和婴儿顺利成长的措施,使儿童不受致残因素的影响。近40%的原因中有的是可以避免的,如,可以不用耳毒性抗生素要来避免药物中毒;有的是可以正确治疗而无后遗症的,如中耳炎等。如估算我国一年新增3~4万聋儿,那么有2~3万名是在前4项致聋原因之内。排除了这4项原因就可少产生约70%的聋儿。
  在调查中还看到0~4岁的听力残疾儿童中城市占5.64%,城镇占11.16%,乡村占83.2%。这说明大多数(80%以上)听力残疾的婴幼儿和少年在广大农村,也就是宣传防聋科普知识和爱耳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还有另一项统计: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各类残疾儿童占被调查人口的比例大于全国的平均数。全国是每千人中有残疾儿童7.75人,侗族是10.5人,藏族10.64人,白族11.01人,苗族11.97人,土家族12.04人,瑶族14.81人,壮族15.82人,彝族20.01人,哈尼族高达29.69人,近4倍于全国平均数。而这些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少数民族地区更是重点中的重点。在致残儿童比例大的地区和民族中开展爱耳防聋工作可以更快收到效果。

耳毒性药物使用情况

   同是耳聋,可国外是老人多,国内却是儿童多,而且多数是药物中毒性耳聋。每年仍有4万名聋儿新发,其中半数为药物中毒性耳聋。
  鉴于以氨基糖甙类药物为代表的耳毒性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具有其特殊的地位与疗效,与会专家达成共识:对儿童一律采取禁用的方式欠妥,正确的方式是慎用。 "慎用",首先要详细了解患儿家族史。据研究,药物中毒性耳聋有遗传性。有证据表明,药物中毒性耳聋者存在基因突变。这类人即使仅使用少量(甚至1次)耳毒性药物即能发生耳聋。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先行线粒体检测,筛出高危患儿,尽量避免给他们使用耳毒性药物,非用不可时则要向家长讲明原因,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在使用耳毒性药物之前及过程中,对药物的峰谷浓度及听力进行监测也是必要的,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停药。
  由于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价格便宜,无需皮试,因此在基层医院普遍存在滥用现象。为此,专家们呼吁在各科协作下制定耳毒性药物新的使用规则,成立专项基金用于药物中毒性耳聋的防治研究及事故赔偿等。
另外耳毒性药物之品种还有:
   1.阿斯匹林:若每天服用六至八粒,可能会伤害內耳。
   2.化学治疗的药物:一般被用來治疗癌症,通常医护人员会监控血液,预防耳毒效应。
   3.非类固醇抗炎药物:若每天服用六至八粒,可能会伤害內耳。
   4.奎宁:对夜里的痉挛很有效。但若服用过量会对內耳产生毒性。

爱耳日活动纪实

 在来来往往的车流中,在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西装革履的上班族,也有忙于生意的老板族,但仍有许多为求生计的打工族,他们或来自贫穷的大山沟,或来自平原的农庄,一双双自信、迷惑、无奈的眼睛,审视着这异彩纷呈的大千世界,或许他们认为自己是都市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可是,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群比弱势群体还弱势.


相关文章:
  • 一名术后患者全家人的心声
  • 和谐的绿色 生命的绿色

  •